为保障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工作顺利开展,柯城区残联统一部署、统筹安排、制定方案、培训人员、组建队伍、宣传发动,着力做好“七注重七到位”,推动专项调查顺利开展。对全区16个乡镇(街道)180个村40个社区的7139名持证残疾人开展走访调查,入户率达到98%以上。
一、 注重组织领导,“人”到位。
领导重视。区残联及时向区委、区政府相关领导进行专题汇报,区领导高度重视和支持。区残工委主席、副区长贵丽青同志要求严格部署工作,确保全区专项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12月2日上午,贵丽青副区长参加了市专项调查启动仪式后,入户走访了信安街道的残疾人家庭,了解其家庭情况及困难需求,并要求调查员做好详细的记录以便落实。市残联周盛源理事长在区残联理事长的陪同下,走访了沟溪乡2名残疾户并送上慰问金。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关怀,为调查专员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推进了走访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统筹部署。区残联成立了专项调查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由理事长亲自负责,各科室通力协作。一是研究制定了《柯城区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工作方案》和《柯城区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考核办法》,统筹安排专项调查各阶段的工作。二是精心组建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专项调查队伍。从全区16个乡镇(街道)专职委员、村(社区)干部、大学生村官中挑选出126名业务能力强、办事效率高的专项调查员,通过业务培训学习后挂牌上岗。
人员安排。各乡镇(街道)分别成立以分管领导为组长,残联理事长为副组长的专项调查领导小组。16个乡镇街道7139名残疾人的入户调查工作合理分配到126位调查员的手中。乡镇(街道)领导对专项调查工作的重视,确保了调查员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开展专项调查工作。对于调查户数多的乡镇(街道),还增加调查专员的配比,航埠镇、石梁镇作为全区的人口大镇,持证残疾人数占全区持证残疾人27.28%,任务相对繁重。航埠镇领导高度重视,从乡镇干部中选派出10名优秀调查员组成4支调查队伍;衢化街道从每个村(社区)中选派了2名工作者负责本村(社区)的入户调查工作。调查员对本村的实际情况比较了解,不仅推进了调查进度,又确保了调查质量。对于调查户数相对较少的乡镇(街道),由理事长或者专职委员牵头,抽调2-3名村(社区)干部组成调查队伍开展入户调查工作。
二、注重宣传力度,“口”到位。
媒介宣传。一是发放惠残入户手册7100多份,让受调查残疾人进一步了解各项惠残政策。二是在区残联网站、《今日柯城》等新闻媒体上发布专项调查消息,提高残疾人对专项调查工作的认知度。三是在各乡镇(街道)醒目路口、路段钉专项调查“宣传板”,以“宣传板”为载体宣传专项调查工作的目的和意义,普及本次专项调查的有关知识和流程,宣传惠残助残的有关政策,提升社会和公众对专项调查的了解和支持,提高政策的知晓度。
入户宣传。一是利用走村入户的影响力,增强社会扶残助残氛围。二是专项调查员在入户调查中,对残疾人及家属进行安全防范意识的宣传,防止不法分子以专项调查的名义进行诈骗,损害残疾人的利益。
活动宣传。通过庆祝第二十三个“国际残疾人日”活动的举行,正式启动专项调查工作,宣传残疾人专项调查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社会各界对残疾人的关心、理解和尊重。宣传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对残疾人事业的关心、重视,对广大残疾人的关爱、帮助,营造良好的社会助氛围。
三、注重业务培训,“传”到位。
明确培训重要性。通过省、市、区、乡镇(街道)多层面开展专项调查培训会议,明确调查工作的重要性和严肃性。区残联“一把手”亲自参加省、市组织的培训会议,培训会议后立即召开调查领导小组会议,传达上级会议精神并研究制定调查工作方案和考核办法。
组织学习培训。区残联于11月19日上午组织 16个乡镇(街道)理事长、专职委员以及村(社区)干部共69人参加残疾人专项调查培训班。区残联理事长对专项调查工作进行了动员和部署,端正了调查员的思想态度,传达了省、市、区关于专项调查的各项要求。培训会上,技术人员对专项调查的方法和要求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对系统操作进行了现场模拟和指导;对如何填报、如何处理相关信息等按上级残联要求做了统一规范,重点对系统的录入进行了演练和强调。
抓好实践再培训。各乡镇(街道)自行组织再培训,明确责任分工,细化每位调查员的工作任务。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专项调查的重点内容进行再培训再解读。调查过程中,区残联指派了专业人员陪同调查员入户调查,对调查员在调查过程中的不足和错误进行现场指导,对个别业务概念不清楚的调查员,再进行一对一的强化学习。通过乡镇(街道)再培训、现场再培训使调查员彻底知悉调查内容,减少填卷的出错率,确保调查质量。
四、注重资金保障,“钱”到位。
预算落实经费。按照省残联《关于开展全省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的通知》(浙残组人联[2014]31号)及省、市残联相关文件精神要求,提前预算调查经费,落实经费。区财政及时报批了调查人员工作补贴和礼品采购经费预算。区残联按照专项调查工作人员名单,与考核办法挂钩,统一造册。采购入户礼品7139份,调查入户经费按照每人10元、数据录入按照每人3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对村(社区)陪同人员误工补贴、调查人员加班工资以及交通、培训、宣传、资料印刷等费用做出明确规定,严格实行专款专用。目前已投入调查经费36.5万元。
及时发放物品。按照调查底册名单,依据“一人一份”原则,做好入户调查礼品的采购工作,并妥善保管;购买调查所需用笔、橡皮、手提袋等调查所需物品。及时把入户礼品、调查物品发放到位。
五、注重上门入户,“走”到位。
做到“七看三送三不”。要求专项调查员入户调查时务必做到“七看三送三不”。通过“七看”,全面掌握残疾人家庭的各方面情况:一看住房和卫生状况;二看床铺的冷暖;三看伙食;四看精神状况,了解忧虑和需求;五看残疾人证等级是否相符;六看存折,查看惠残政策是否落实到位;七看无障碍设施设备状况。做好“三送”,向残疾人传达党和政府的惠残政策和举措:一是送政策,把政策宣传资料送到每户残疾人家中;二是送信息,为残疾人送去致富信息以及实用技术;三是送服务,为残疾人解决问题,排除忧难。确保“三不”,提高入户调查的效率和质量:一不漏,确保调查彻底,无漏访户、无漏填卷漏填项;二不重,确保没有重复走访户、无重复填写的问卷;三不错,对于调查中遇到的问题和难点,通过电话解答、QQ群讨论、请示上级领导的方式给予解决,避免调查问卷的填写错误。在走访过程中碰到残疾人迫切需求,区残联及时给予帮助解决。如需辅助器具的及时送到,特殊困难的残疾户上门慰问等,急残疾人所急,急残疾人所需。
做到“三难三改”。走访过程中,普遍遇到残疾人难找、难联系、难沟通等情况,甚至有全家搬迁、空挂户等问题。一是人难找,对于白天工作不在家的残疾人,专项调查员改为组织晚上时间进行调查。二是难联系,对于直接联系不上的残疾人,改为联系残疾人直系亲属,或由亲属提供电话号码与残疾人本人取得联系,或者通过联系周围邻里、村(社区)干部、当地派出所等途径得以解决。全区调查走访中,有56名残疾人通过电话接受调查,调查员一一把礼品转交其亲朋邻里处并遵嘱要完好送达。三是难沟通,对于不理解、不配合调查的残疾人,改为调查员与他们谈心交流的方式,耐心沟通,向他们解读惠残助残的政策和举措,取得残疾人及亲友的信任。
六、注重督查通报,“核”到位。
认真复核。一是为及时掌握全区专项调查的进展情况,要求各乡镇(街道)做到每周四上报调查进度。二是入户调查结束后,各乡镇(街道)残联逐步开展复核工作,明确复查重点内容,通过自查、互查和议查等形式,要求务必做到有漏必补、错必纠。三是要求专职委员对本辖区内所有残疾人进行一次再检查,再落实,发现问题,主动改正,为顺利录入打好基础。
严格督查。一是区残联理事长、副理事长分成两个小组带队上门入户,来到航埠镇、华墅乡、沟溪乡、新新街道等各乡镇(街道)进行督查,对具体问题进行现场指导。二是随机抽检调查问卷,对于记录清楚、认真负责的调查员给予通报表扬,更换态度不端正的调查员。三是电话调查,重点抽查是否入户,礼品是否送到,服务是否到位等情况。
七、注重考核机制,“考”到位。
制定考核内容。为确保专项调查工作有序开展,区残联依据《柯城区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考核办法》量化调查工作:一是领导重视,要求专项调查人员有集中的时间和精力工作,在规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二是入户调查阶段,要求做到“四有”,入户率达到95%以上;三是数据录入阶段,要求按时上报调查进度,资料归档齐全,保证录入数据的准确性。
提高调查质量。将考核结果作为奖惩的依据,对于工作成绩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借此考核办法,充分发挥专项调查员的工作能力,提高调查质量,提升调查服务,有效推动了全区专项调查工作的开展,使专项调查工作达到预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