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市现有残疾人总数3.86万人,其中有持证残疾人15644人,持证残疾人中有重度残疾人4883人,占持证残疾人总数的31.21%。根据《浙江省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实施方案》和省、衢州市残联有关精神,我市残联科学谋划,周密安排,于12月1日在四都镇金山村开展试点的基础上全面开始入户调查。截止1月11日,我市残疾人的入户调查工作已全部完成。
一、主要做法
(一)思想重视措施到位
1、2014年5月,省残联召开会议对“基础管理建设年”作了部署,我们立即响应,及时对残疾人基本状况和服务信息需求、专兼职工作者情况、财物管理状况等“三项调查”和政府购买服务、信息化管理、统计工作等“三项机制”提前谋划,于9月底基本摸清了本单位的家底,为下一步开展专项调查做好思想准备。
2、2014年10月-11月,市委、市政府在先后听取市残联一次基础信息核查和二次专项调查工作的专题汇报后,高度重视,市政府残工委主任、副市长叶骏作出重要批示:“请残联对比先进,查看进度,确保按计划完成调查工作。”11月21日下午,市政府残工委召开专项调查动员大会,叶市长要求各乡镇(街道)、各部门齐心协力、精心组织,切实将我市的专项调查工作做好做实,并与各乡镇(街道)分管领导签订专项调查目标责任书,明确了各方职责。12月3日上午,我市举行庆祝第二十三个“国际残疾人日”暨专项调查启动仪式,叶市长亲自走进双塔街道残疾人家庭开展入户调查,鼓励她们坚定信心,加强康复,还将她们所提出的需求做好记录,以便日后予以落实。
3、11月4日开始,市残联“一把手”先后亲自参加省、市、县三级残联组织的专项调查培训,培训回来立即组织筹划,从我市调查人员的筛选、培训日程的安排和调查前期的各项准备等都做到亲力亲为,亲自把关,认真履行了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并通过分赴乡镇调研和电话联系等方式,与各乡镇(街道)的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联系协调,要求他们更加重视、支持此次专项调查工作。
(二)调查队伍专业到位。
1、2014年8月底,市残联就提前建立制度首创开展专职委员轮岗培训,对全市19个乡镇(街道)专职委员,和筛选出的人口在3000人以上、电脑操作能力强、有责任心的村(社区)专职委员,分批进行为期一周的残联机关科室轮岗挂职锻炼,让乡镇(街道)和村(社区)专职委员及早了解学习残疾人入户调查等业务知识,提升他们的履职能力,为我市全面开展专项调查提前储备了责任心强、业务精通、办事干练的调查员。
2、市政府成立了以市府办副主任为组长,市残联理事长为副组长的专项调查工作联席会议,下设由各相关部门业务骨干组成的办公室、调查技术组和综合宣传组。同时,市残联“一把手”亲自精心挑选出74名素质高、责任心强、业务精通的专业调查员,对其实行责任包干,专门负责填表,为我市开展残疾人专项调查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三)调查工作准备到位
1、着力做好持证残疾人基础信息核查工作。对在浙江省残疾人人口基础数据中登记并持有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15665名残疾人,由乡镇(街道)及村(社区)专职委员通过走访、电话联系等方式进行一一核实,最终确定15246名残疾人在户,419名残疾人死亡或搬迁。2014年10月13日,我市在全省第一个完成了残疾人基础信息核查工作。
2、积极联系市广电总台等媒体对残疾人专项调查工作进行专题报道。在“江山残联”网站开辟专题栏目对外宣传,增进社会公众和广大残疾人对专项调查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3、市政府残工委及时制定《江山市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实施方案》等一系列的文件,对我市开展残疾人专项调查的时间计划和内容步骤等作了进一步规范,为我市开展残疾人专项调查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四)专项培训推进到位
1、省残联于11月7日结束培训后,我市立即于11月10日开展第一期为期3天的专项调查培训,紧接着又组织全市理事长参加了衢州市残联于11月12日举办的为期3天的专项调查培训班。
2、衢州培训回来后,市残联又于11月20日-21日举办第二期由“一把手”亲自选定的98名调查员参加的专项调查业务培训班,分别以集中授课和现场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对专项调查的各类技能进行专门讲解。
3、11月28日-31日,我市开展残疾人状况监测工作期间,又将40多名调查员分配到有多年监测经验的监测队伍中,让他们实地体验入户调查的方法和技巧。
4、指派了2名专业人员到各乡镇(街道)巡回现场操作、现场指导,进一步强化了调查员的实地操作能力。
5、为及时纠正问题,控制好调查质量,在12月1日-12月10日,组织调查员实地进村入户调查10天后,于12月11日再次召开推进会,让各位调查员交流发言各自经过10天入户调查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以及取得的好经验、好做法,再次帮助大家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我市专项调查培训时间长、次数多、方式多样,使调查员彻底吃透政策知识、熟练掌握了入户调查的各个环节。
(五)质量控制监督到位。
各乡镇(街道)根据各自实际,在“按时、保量”的基础上,采用以的调查方式,不盲目追赶进度,力求确保填表的质量,确保专项调查工作做细做实。如清湖镇,采取了由村(社区)专职委员专门带路,而镇专职委员专人填写全镇1000名残疾人的调查问卷;像虎山街道、石门镇,则采用分组购买式,由业务精通的骨干人员带队,分赴各个片区开展入户调查,残疾人信息采集好后,立即进行“自查、互查”,确保“当天调查、当天归档”。同时,各位专职委员还借助此次入户调查的有利时机,全面了解本辖区内每一位残疾人实际状况,发现并登记好有一技之长的残疾人和发生在专调员身边的好人好事和典型事例,力争将调查的“效率、质量”发挥到最大。主要做法是:
1、建立了市残联机关干部联系乡镇制度。要求市残联机关工作人员每人分别定点联系一个残疾人数超过500人的乡镇(街道),确保调查问卷的质量和调查工作进度。
2、指派专业人员巡回指导。分赴全市19个乡镇(街道)和重点村(社区),加班加点,变“督促”为“服务”进行现场入户指导,及时纠错、提高效率。
3、对个别不放心的乡镇(街道),实行每天督促跟进,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进度。并做到调查技术组的工作人员随时接受预约,随时上门实地操作示范。
4、每周随机抽查2个乡镇(街道)5个村(社区),进行入户调查质量抽查,对个别填表质量差错出现较多、组织不力的乡镇,给予年度考核扣分,并责令立即返工整改。
5、以“每日战报”的形式对各乡镇(街道)的调查进度进行汇总,并当天通报反馈,以此营造你追我赶的工作氛围,督促专项调查进展缓慢的乡镇(街道)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力加快进度。
6、2014年11月底以来,全市调查员不分白天、黑夜,不分节假、双休,加班加点,白天时间争分夺秒入户采集信息、晚上集中精力汇总数据,为我市残疾人专项调查工作的有效推进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经费保障落实到位。
2014年9月份与市委组织部联合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我市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对乡镇(街道)残疾人专职委员的基本工资,按最低工资标准的150%发放,并专门划出4000元用于年度个人考核奖励;对村(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的工作补贴,按辖区内残疾人数量,每人每年10元的标准发放。今年还追加10多万元资金专门对村(社区)陪调员的预约带路、交通,以及以调查员每入户调查一名7元、数据录入一名3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在质量考核通过后发放,解决镇、村两级残疾人专职委员的待遇问题,为其开展专项调查工作提供了应有的保障。同时,市残联积极协调财政部门,对入户调查的慰问品、村陪同人员误工补贴、调查人员加班工资以及交通、培训、宣传、资料印刷等经费标准作了进一步明确。其中入户调查慰问品,于2014年11月21日通过招投标的形式进行采购,做到资金使用合法化。
二、专项调查的成效与收获
(一)更加有利于残疾人了解惠残政策、也使我们全面掌握了政策落实情况。通过上门入户调查,促进了专职委员向残疾人面对面讲解、宣传扶残助残的政策,使残疾人更加了解惠残政策和服务项目。同时,也使残疾人工作者全面准确地掌握各项惠残政策的落实情况,为今后开展精准扶残助残提供了依据。
(二)更加有利于提高残疾人专职委员的履职能力。这次入户调查就是残疾人专职委员的一次大练兵,经历了这次入户调查,专职委员能更加了解自身的职责,更为准确地掌握了落实惠残工作的流程与环节,切实提升了他们的专业化、社会化工作能力。
(三)更加有利于残疾人工作者开展“心贴心”服务。通过这次入户调查,使残疾人工作者实地探访、亲身体验了残疾人的困境,也重点了解各类残疾人在各方面的需求,为下一步更好地为残疾人提供贴心、实用的服务摸清了底细、理清了思路。
三、专项调查下一步打算
1月11日上午,市残联召开入户调查阶段工作的总结会议,对残疾人入户调查阶段的工作情况进行总结交流,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布置:
(一)确保入户调查走访到位。在刚刚开展的第一轮入户调查时,因少数残疾人当时不在家而没能与残疾人直接面对面交流,下一步我们将对这些对象开始第二轮入户走访,力争在户调查率达到98%(省里要求达95%)以上,发放惠残政策的宣传资料和礼品100%。
(二)确保数据质量监控到位。入户调查现已基本完成,下一步将对所采集的信息继续进行反复仔细地自查互查,确保数据无差错。
(三)确保数据录入培训到位。将专门挑选几名电脑技术精通,工作认真细致、责任心强,并且有经验的的专职委员,对其反复培训后进行分组,一边录入、一边核对,确保录入的数据精准、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