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市残疾人工作情况汇报
毛建民
(2014年8月8日上午9:00,市行政中心三楼大会议室)
(未经本人审核,仅供参考)
尊敬的陈燕萍理事长、各位领导:
今天,陈理事长一行莅临衢州调研残疾人工作,充分体现了省残联对我市残疾人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也是对我们工作的鞭策和鼓励。一直以来,衢州市高度重视残疾人工作,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残疾人工作领导体制,把残疾人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等重大工作中,坚持做到残疾人工作同步部署、同步实施、同步检查、同步考核,残疾人事业快速发展,残疾人工作全面推进。2013年,全市残疾人小康实现程度达到87.48%,比上年提高7.32个百分点,在11个市中列第6位,提前3年达到“十二五”规划80%的目标值;基本实现三个全覆盖,即特殊教育全覆盖,“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县”全覆盖,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省残联长期以来对我市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在此,我谨代表市政府向省残联的各位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今年以来衢州市残疾人工作情况,特别是残疾人工作责任书落实情况,作一简要汇报:
一、 2014年衢州市残疾人工作主要情况
(一)加强就业和帮扶,促进残疾人增收。一是依法落实按比例就业。在全市开展残工委成员单位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情况调查,为全面落实残工委单位带头安置残疾人就业打下基础。开展了18—35岁大专以上残疾人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组织残疾人特色技能培训,培训残疾人667名。目前,全市残疾人按比例就业任务数1801人,已完成1757人,其中当年新增任务120人,已完成76人,完成任务数的63.3%。二是规范残保金征收使用。对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实行“七费同基”征收办法,征收标准逐年提高,征收总额逐年提高10%以上。今年1—7月,全市共征收残保金3919.09万元,同比增长10%以上,预计全年增长10%以上目标能圆满实现。三是积极开展结对帮扶。目前,全市结对帮扶贫困残疾人22737人,已完成21470人,完成任务数的94%。以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在全市范围开展机关结对帮扶活动,市级112个机关单位结对帮扶112个扶贫重点村,已累计慰问400多户贫困残疾人,慰问资金超30万元。四是多渠道安置就业。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多形式开发适合残疾人就业的公益性岗位,努力推动残疾人保障水平与社会保障水平同步提高,残疾人收入与全市城乡居民收入同步增长。今年上半年,全市城镇残疾人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村残疾人家庭人均收入增长11%。
(二)加强设施建设,完善残疾人服务体系。目前,衢州市15.6万残疾人中,持证残疾人有6.5万人,各类残疾人服务机构服务残疾人数已达当地持证残疾人的15%以上。一是增强康复服务能力。大力推进康复设施建设,市残疾人康复指导中心项目一期工程已于2009年建成投入使用,面积9770平方米;二期工程项目投资近1个亿、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目前已移交市政府投资项目建设中心实行代建,预计今年9月初开工建设,2016年12月交付使用。今年4月,市残联与市第三医院共同创立了衢州市慈爱医院,新增残疾人康复床位100张。慈爱医院性质为非营利性全民事业单位,将协助市残疾人康复指导中心制定本地区残疾人康复工作计划,做好残疾人康复的技术指导工作。同时,各县(市、区)也积极推进残疾人基础设施建设。衢江区残疾人综合服务大楼正在装修,预计今年12月投入使用;常山县、龙游县残疾人托养中心已完成立项批复,正在进行土地征用,预计今年12月开工建设;开化县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计划11月投入使用;江山市残疾人综合设施在已达标的情况下,新建服务大楼,计划今年10月投入使用。二是增强托养服务能力。2014年,市政府继续将残疾人残疾人居家照料(庇护)中心建设列入为民办实事工程,积极推进残疾人居家照料(庇护)中心建设。截至7月底,全市已累计建成残疾人庇护中心34家,安置精神、智力残疾人及其它重度残疾人650人;其中,今年新建成居家照料(庇护)中心7家,新增庇护性就业160人。作为市区示范性工程的府山街道残疾人居家照料中心正式投入使用。
(三)加强基础工作,开展“基础管理建设年”活动。以全省开展“基础管理建设年”活动为契机,夯实工作基础。一是开展专项调查。举办了全市残联系统专项调查业务培训班,确定常山县为试点单位,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年内将适时进行启动试点,全面了解残疾人生存发展状况,在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开。二是开展“三进”活动。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残疾人组织和残疾人专职委员中开展“政策、服务、信息”进百万残疾人家庭活动,市残联先后3次开展“走亲连心、强化服务”活动,要求残疾人工作者每人走访残疾人家庭不少于10户;乡镇(街道)残联理事长按照联村安排,走遍所有村;残疾人专职委员要做到走村不漏户,了解每一户残疾人家庭情况。三是开展志愿者招聘。下发了《衢州市助残志愿者管理办法(试行)》(衢市残〔2014〕20号),积极开展助残志愿者公开招聘工作,目前市本级已经招聘登记助残志愿者172名。
(四)加强经费保障,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一是加大投入力度。公共财政每年安排残疾人事业经费增幅按照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比例增长。从福利彩票公益金中安排167万元用于残疾人事业。今年以来,全市残疾人保障金已投入就业、创业资金400万元,预计20%以上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用于残疾人就业、创业的省定目标能圆满完成。二是加大残疾人合法权益保护力度。挂牌成立残疾人维权中心,并设立信访工作办公室,建立健全残联领导接访制度,专门聘请了残联法律顾问。编印《残疾人政策百问》,将残疾人政策统一纳入政府12345服务管理系统和机关效能“110”网上信访平台。截至今年6月份,全市残疾人信访件达479件,其中市本级共受理群众信访18件(次),信访数量比去年同期有明显下降。
(五)加强氛围营造,改善残疾人工作环境。一是强化政策保障。积极出台政策举措,对残疾人医疗、养老、教育、住房、康复等方面实行全方位、制度性保障。如今年出台了《衢州市本级残疾人就业培训管理办法(试行)》(衢市残〔2014〕45号),对培训补贴标准、培训方式、对象范围进行了规范,如农村残疾人种植养殖等按260元/天·人标准给予补贴。出台了《关于调整残疾人专职委员岗位待遇的通知》(衢市残〔2014〕28号),将残疾人专职委员公益性岗位待遇调整为按不低于当年全市最低工资标准的150%予以确定。二是加大宣传力度。积极组织参加自强模范和助残先进评选表彰,浙江君飞纺织有限公司(省级残疾人小康·阳光庇护中心)被国务院残工委评为全国助残先进集体,陈齐君、缪德明被省残工委评为浙江省自强模范,衢江区智障儿童康复特训中心被评为浙江省助残先进集体,衢州市诚星家电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刚松被评为浙江省助残先进个人。今年以来,先后在中央级、省级、市级等媒体刊登(播)有关残疾人工作的报道3篇(次),11篇(次),260篇(次)。三是精心举办赛事。精心举办衢州市第四届残疾人运动会和第二届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推动了残疾人事业的新发展。四是积极开展爱心城市创建。开化县、江山市已完成省级扶残助残爱心城市创建验收工作,前一阶段已命名为爱心城市的龙游县正在开展复查工作。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虽然我市残疾人事业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对照市委市政府和省残联的要求,对照残疾人的需求与期盼,对照全省残疾人事业发展形势,全市残疾人事业发展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一是残疾人生活仍然较为困难。残疾人的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社会保障政策仍需落实完善与提标扩面。2013年,全市城乡残疾人家庭人均收入分别相当于全市平均水平的58%和80%。符合条件的残疾人生活补助、护理补贴等比例只有48.99%。城乡残疾人家庭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例相应为19.8%和25%,为全市城乡居民平均水平的3.5倍。
二是服务残疾人能力较为欠缺。为残疾人服务的公共资源短缺,残疾人康复、托养等专业服务设施严重不足,康复、特教等专业人才缺乏,与平等享有的需求矛盾较大。
三是基础管理工作较为薄弱。已建的服务设施未能得到规范管理和使用,存在特色不明显和服务不专业问题。残疾人的各类社保信息、人口基础信息等与民政、公安、人力社保、农办等部门信息资源共享不及时、不到位,影响政策的制定与落实。
四是福利企业残疾人就业存在问题。自去年7月1日《浙江省福利企业管理办法》实施以来,对福利企业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管理部门的责任越来越大。多年来,有的企业由于残疾人只挂名不上岗、持假残疾人证等问题被查,个别福利企业被调查或被停止享受退税政策。目前,全市有301名残疾人离开福利企业,其中114名得到转岗,还有187名尚未安置,残疾人集中就业受到了冲击。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衢州市将以本次会议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省残联关于加快发展残疾人事业的有关部署要求,特别是认真贯彻落实陈理事长的讲话精神,不折不扣地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一是强化目标责任考核。对照省政府残疾人工作重点任务责任书的要求,抓好查漏补缺,一项一项抓好落实。重点对残疾人增收、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维护合法权益等四方面及时进行检查,强化措施,推进工作,确保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二是强化政策保障。在对现有惠残政策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整合各类政策资源,抓紧完善出台《衢州市关于加强残疾人扶助工作的实施意见》,强化对残疾人康复医疗、劳动就业、扶贫解困、教育培训、文化生活、无障碍环境、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政策扶持,进一步健全残疾人权益保障制度,基本满足残疾人生活保障和公共服务的需求,确保残疾人享受普惠特惠政策,使残疾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三是强化重点工作。深化落实刚刚召开的市委六届六次全体会议精神,按照全会“构筑生态屏障、建设美丽衢州”的部署要求,将残疾人工作纳入“幸福衢州”建设,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一是推进提标扩面,提高保障水平。进一步深化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加大残疾人保障力度。二是推进设施建设,提高服务残疾人的能力。继续抓好市残疾人康复指导中心二期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县级康复机构建设,力争实现康复机构功能“市区互通、市县互补、一县一特色”的目标。三是推进扶贫帮困,促进残疾人增收。在残疾人就业创业、教育培训、扶贫脱困上下功夫,扩大残疾人就业岗位,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