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全面贯彻中国残联六代会精神,陕西省在迅速传达学习、广泛宣传讲解的基础上,采取四项具体措施,不断开创全省残疾人工作新局面。
一是举办了全省残联系统干部培训班。省残联机关全体干部、市级残联新任理事长、县级残联理事长、各专门协会主席、部分残疾人专职委员共计200余人,参加了为期4天的集中培训。通过培训,广大残疾人工作者对中残联六代会总结新成就、确定新目标、明确新任务、站在新起点、坚持新机制、树立新观念、发挥新力量、建设新队伍的主要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残疾人社会保障、权益维护、资金管理、康复、托养和党风廉政有了更准确的把握,增强了工作信心,提高了业务素质。
二是加大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项目实施力度。制定了《关于开展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作的意见》。计划从2013年到2015年,用三年时间,集中为0-6岁残疾儿童实施人工耳蜗植入及脑瘫康复训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长娄勤俭批示“应抓紧开展此项工作,经费应该保障”。目前,正与财政、卫生部门抓紧协调,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三是启动了关爱重残共享阳光全省重度残疾人辅具适配服务项目。计划投入1500万元,按照每户3000元的标准,用两年左右时间,对全省近5000名长期卧床不起的重度贫困残疾人全部适配辅助器具,帮助他们走出家门、见到阳光。其中,今年春节前,解决3000名卧床不起重度贫困残疾人的出行困难。目前,已筹资1000万元,正在抓紧制定实施办法,严格筛选受助对象,积极采购适配器具。10月14日,举办了重度残疾人辅具适配服务项目启动仪式,省政府副省长祝列克、省政协副主席千军昌出席。
四是提高重度残疾人生活补贴标准。对二级以上重度残疾人,生活补贴标准由以前的每人每月5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100元,并加大协调,为残疾人享受低保、救助等保障政策创造条件,确保重度残疾人不愁吃、不愁穿,满足基本生活需要。
信息来源:陕西省残联